現在補償裝置中使用的低壓電力電容器均為金屬化電容器。金屬化電容器體積小,價格低廉,具有自愈性,因此獲得廣泛的應用。
金屬化電容器的極板是真空蒸發的鋁膜,其厚度在納米數量級,由于鋁膜極薄,當介質膜由于疵點而發生局部擊穿時會將疵點及附近的鋁膜蒸發掉,因此不會發生短路故障,這就是所謂的自愈作用。
金屬化電容器的電極引出工藝是在芯元件卷制完成以后在元件兩端噴涂金屬導電層,然后在導電層上焊接引出導線。由于極板電流要由元件中部向兩端流動,而極板的鋁膜極薄,電阻損耗較大,因此從盡量減少電阻損耗的前提下希望芯元件盡量卷制成短粗形。另一方面,由于極薄的鋁膜極板并沒有多少機械強度,因此芯元件端部導電層與極板之間并不能形成牢固的連接,當芯元件由于發熱而出現不均勻變形時,端部導電層與極板之間很容易形成局部脫離而出現故障,從這一點出發,又希望芯元件盡量卷制成細長形。
金屬化電力電容器有矩形和圓柱形兩種結構。矩形結構的電容器內部的芯元件細長并排排列,適用于普通應用場合。圓柱形結構的電容器內部的芯元件短粗串列排列,適用于諧波較嚴重的場合。
金屬化電容器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電容量減小,所有的金屬化電容器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電容量都會由于自愈過程而減小,只不過程度有所不同。有些質量較差的電容器還會出現端部導電層與極板脫離的故障,其現象表現為電容量降低為額定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甚至為零。同一品牌的電容器,單臺容量越大,則其芯元件越長,直徑越粗,元件長導致電阻損耗增大,元件粗則端面導電層面積大且元件內外溫差加大使導電層越容易與極板發生脫離,因此使用單臺大容量電容器不如使用小電容器并聯的可靠性高。金屬化電容器的短路與爆炸故障較少。
Z早的無功補償控制器是以功率因數為依據進行控制的,這種控制器因為價格低廉現在仍然在使用。以功率因數為依據進行控制的問題就是輕載振蕩。例如:一臺補償裝置里Z小的電容器容量是10Kvar,負荷的感性無功量為5Kvar且功率因數為滯后0.5。這時,投入一臺電容器則功率因數變為超前0.5,切除電容器則功率因數變為滯后0.5,于是震蕩過程就會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
較新型的無功補償控制器都是以無功功率為依據進行控制的,這就要求必須具備設定功能,可以對補償裝置中的電容器容量進行設定,從而可以根據負荷無功量決定怎樣投入電容器,因此可以消除輕載振蕩現象。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無功補償控制器的附加功能也越來越多,如數據存儲,數據通訊,諧波檢測,電量檢測等等。使用的控制元件也從Z初的小規模集成電路到8位單片機,再到16位單片機,再到16位DSP,直至32位單片機?,F在的32位單片機的價格已經降到30多元一片,對控制器的硬件成本已經沒有多少影響,其性能超過8位單片機100倍以上,難以普及的原因主要是技術開發難度太大。
隨著無功補償裝置應用的不斷普及,補償裝置與其他設備的組合是一個必然趨勢。例如補償裝置與計量箱的組合,補償裝置與開關箱的組合等等。組合裝置可以降低成本,減少占用空間,減少連接線,減少維護工作量。組合裝置的設計制造沒有技術難度,只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生產廠商只能根據訂貨來組織生產。